10月18日18:00,德商大讲堂第九期迎来最地气话题之一,商会副会长兼党支部副书记孙松柏带来了《酒,应该怎么喝?》这一焦点话题;两个小时的分享中,孙会长根据多年对饮酒的研究,从中国酒文化的历史和传统出发,讲了如何鉴别白酒?酒品与人品,酒量大小与哪些因素相关?饮酒的基本礼仪等话题。直播过程中,不断攀升的在线观看人数,证明了这些话题的关注度以及孙会长巨大的吸引力。
此次直播创造德商大讲堂观看人次新纪录,截至10月19日,18:12,达到了2212人次。
为了与更多会员家人及乡友受众分享精彩内容,特别经孙会长允许,现场视频如下:
第一部分:
文字内容梗概发布如下:
约一千年前的宋代,中国人发明了蒸馏法,从此,白酒成为中国人饮用的主要酒类。
白酒的历史
中国文化讲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酒就是粮食的魂魄,其中凝聚着多少中国人对生活的态度。祭祀大典上,中国人都会用一杯一杯的美酒祭告天地,酒成了中国人对信仰的一种礼赞。如果说西方的酒神文化是以果酒轻盈的香气和饱满的热情祭拜天神,那么中国的粮食酒就是以这样一种深沉、透彻的魂魄去回馈大地。在今天这种都市化的进程里,真正追本溯源,按照一年节序如流,让春夏秋冬从生命中穿过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少。我仍然喜欢中国人说“沐春风而思飞扬,临秋云而思浩荡”。春秋往复能不能够找到一个载体呢?中国白酒为什么能够百年飘香?我想是因为白酒饱含着中国人对自然的敬畏。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很容易让人因为依赖技术而轻易狂妄。中国白酒对于四时节序的严格遵守让其一直保持着“中国味道”。
白酒是伴随中国人一生的仪式
葡萄酒的文化和白酒的文化是不同的,白酒几乎伴随了中国人一生的成长。家里小孩出生要喝满月酒,孩子长大周岁也要喝酒,孩子出去赶考的时候、大婚的时候……这一生要喝多少次酒?一生如此,一年亦是如此。春节到来的时候要喝屠苏酒,阳春、清明登高时也会喝酒,端午节要喝雄黄酒,中秋节要喝桂花酒,到了重阳节也要“把酒临风”。一年一生,中国人是离不开酒浆的。
《说文解字》上说得好,“酒”是一个转音字,转自“迁就”的“就”,“酒者,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也。”也就是说,我们很难单纯地说酒是个好东西,还是个坏东西,要看什么人来喝它。一个真正的豪迈侠义之人,他喝酒,“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那种忠肝赤胆,让酒越喝越好;但是一个小人,谄媚,勾心斗角,那么酒就有可能越喝越坏,甚至在中国古代政治的纷争中,用来毒杀人的也是鸩酒。
所以在今天,我们拥有这么多的酒,是否应该回头映照一下自己的性情?不要忘了许慎的那句话:“酒者,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也。”今天可以选择的空间多了,但是,人的性情还会跟酒去融合吗?我们真的由酒去点燃我们之间的信任、人与人之间的敬重,让中国人的气质在酒香中发挥得更好吗?
一,较为正式宴会上的座次安排
大致分官方 家宴 乡友 企业及社会团体的宴席
A,官方:党政军界(中央到地方),这类宴会宴席一般有办公厅秘书处办等专职人员负责计划与安排,当然是以职务(权力)高低官职大小顺序来依次就坐。
B,我们老百姓平时接触多的宴会可能是后面四种宴席较多;家宴,长晚之分 长幼有序。另外,就是家里有客人,什么样的客人坐什么位置。
C,乡友,老乡 朋友 邻居,相对来说比较随意些。
D,企业与社团组织,企业按领导高层 中层 部门。社团组织按职务与分工不同来安排。
二,宴席的开始与敬酒礼仪知识
一般由组织者(主办方)主持,如果组织者(方),只是开场热场的形式,会把重点(重心)交给主位或主客来讲话。
按照北京及相对来说官方式的敬酒程序,同座的会共同干三小杯,然后进入互动环节,结合现场气氛从主宾主位来依次敬酒。即使不喝酒的您建议以茶代酒来敬。
来而无往非礼也,主动敬酒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礼仪知识,也是对客人及他人的一种尊重。
三、为何前三杯酒要求共同干完?
1,天 地 父母 天地创造了粮食才能生存,父母生养有了生命。敬畏与孝道文化。
2,头三杯酒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诗经小雅宾之初筵》中记载的“三爵不识,矧shen敢多又……三爵饮酒之礼,主人献宾,宾酢cu主人,主人又饮而酌宾,谓之酬”。意思就是说连饮酒的三爵之礼都不懂,就会失了礼节。主人为宾客敬酒为献,以表尊敬;宾客回敬称为酢cu,以示回礼;主人再敬称为酬,以表感谢。
献、酢cu、酬chou, 这三字描绘了整个宴请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演变为现在的头三杯礼。除此以外,人们还为“三”字赋予了更多美好的寓意,而这头三杯礼也代表了人们的好客之仪。
喝酒的时候喝前三杯,除了礼节之外,还有调节气氛,缓和尴尬的作用,我们知道当几个刚开始认识的人在一起吃饭喝酒的时候,有些人会显得比较生疏,大家都很拘束,放不开,为了缓解人们心中的各种想法,一般都要有人站出来调节气氛,而大家一起举杯,就是很好的调节方式,这样一来,大家都喝了酒,自然会放得开一些
中国是白酒的发源地,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底蕴。白酒按香型与产销量主要分为酱香 浓香 凤香 清香型,根据国内白酒市场,还有三类香型,馥郁香型(酒鬼酒) 米香型(黄酒 民间米酒 广西三花酒),其他香型(民间小作坊带有地方特色的,及白酒行业正在探讨研发的),目前还没有系统来归类。
从产销量来说:浓香型是排在前面,相对于口感香型,浓香比较容易被人们接受一些,浓香与酱香生产成本来比较,浓香成本低,因为生产酿造工艺流程不同。
从养身的角度来说,酱香当然是白酒的首选。
茅台镇特有的耐高寒小红糯高粱为主要酿酒原料;茅台镇7.5平方公里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水质环境不可复制的微生物群;秉承茅台镇千载不变的酿酒工艺:勾兑百次,窖藏数年。高超技艺的酒师们用手工掌控着的每一个环节,踩、翻、捏、观、闻、品,其中的奥妙自不待言,具有:酱,“酱而不艳”;琼,“酒体琼柔”;厚,“酒体醇厚,厚而不腻,厚而悠长”的高品质特色底蕴。
香型白酒在进行制作的过程当中,确实有着非常非常复杂的工艺,茅台酒作为讲讲经白酒的一个突出品牌。有着酱香醇厚、回味悠长、空杯留香的特点,茅台生产出来的白酒价格也是非常昂贵,从茅台酒的工艺上也能够看出酱香型白酒在进行制作的过程当中,有着非常复杂其中的步骤,可以分为12987那么这样的工艺,应该如何进行理解呢?
12987说的就是酱香型白酒的生产周期为一年,需要经过两次投料,9次蒸煮、8次发酵、七次取酒。最后再进行5年以上的存放陈酿,还有一个重要的步骤,那就是勾兑这样才能够酿造出来真正的酱香型白酒。一年的周期是因为这样将白酒的生产周期为一年,在端午期间进行制取,到重阳的时候下沙,通过一年的生产周期来进行酱香型白酒的酿制。在这个期间当中需要经过复杂的工艺,才能够打造出来真正的酱香型白酒。在拿到新酒之后,还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存放,另外还有精心的勾调,这时候才能够封坛。
酱香型白酒每年需要投两次粮食,在之后的酿造环境当中,不会再投入新的粮食,只会通过酱香型白酒的工艺来进行反复的发酵和蒸煮。九次蒸煮从描述上能够看出,就是需要将原料蒸煮九次,这样能够让原料变得更加容易酿造出来白酒。前两次蒸煮变成酿成而未过滤的酒,再进行第三次蒸煮,得到我们所说的熟糟。熟糟再经过摊凉、撒曲、堆积、下窖、封窖发酵、开窖取碚醅、蒸酒六个轮次的循环,每个环节中都有一次蒸煮,整个过程共有九次蒸煮。8次发酵就是将酱香型白酒在酿造的过程当中,从第三轮开始不再投入新的粮食。但是因为原料粉碎或者在其中会让淀粉逐渐被消耗,直到第八次发酵之后,淀粉内的含量仍旧在10%左右。
在七次取酒中,第一二次取出的酒,酸涩辛辣,第三至第五次取出的酒最好,称为“大回酒”,第六次取到的酒称为“小回酒”,第七次则称为“追糟酒”。每一次取出的酒都有用处,任何进入到市场的茅台镇酱酒,都需要经过不同批次酒之间的勾调。因为不同轮次的白酒,在进行勾调的过程中发挥出来不同的作用,因此能够看出酱酒的独特滋味,就是从勾调当中呈现出来。可以说12987也是酿造酱酒时候的灵魂,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让酱香型白酒的味道更加吸引人,也是多年来酱香型白酒一直倍受酒友们关注的基础原因。
据医学界专家多年研究的结果表明,酱香型白酒确有抑制肝癌、保健肠胃、活血化瘀、缓解风湿关节疼的功效。研究人员跟踪观察发现,常年坚持适量饮用酱香型白酒的人,上述症状明显逐年减轻,有的还在不经意间全然康复。酱香型白酒的健康特质显而易见,与当代消费理念相契合,消费群体的有增无减肯定是个趋势,所以市场前景日趋看"涨"。酱香型酒的酸度高,是其他酒的3至5倍,而且主要以乙酸和乳酸为主。根据中医理论,酸主脾胃、保肝、能软化血管。西医也认可,食酸有利于健康。道教和佛教也很重视酸的养生功能。
1、精选地道原材料
酿制酱香酒,跟市面上其他勾兑酒都不同,酱香白酒需要的原料只有高粱、小麦和水,而且必须只用茅台镇独有的红缨子糯高粱。这种高粱粒小皮厚,颗粒饱满,耐蒸耐煮,支链淀粉含量比外地高粱高出1/3,富含利于酒香形成的风味物质,酿出来的酒香味浓郁,口感更好。
2、严格遵循12987坤沙工艺
从业20多年,我的酒厂严格遵循茅台镇酱香酒的复杂工艺,端午制曲,重阳下沙,两次投粮,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整个生产周期为一年。其中制曲、踩曲、堆积、馏酒、润粮、上甑、摊晾、下窖、下曲等环节处处别具匠心。
3、精选勾调
高温蒸馏的基酒,将它放入酒窖中珍藏3年以上,然后将不同的轮次酒进行混合,数十年的陈年老酒勾调调味,再继续存储2年时间,最后经过检验、品尝后再出厂。在这里,我给大家普及一下,勾调不是向酒里掺水,也不是往里面加香精、塑化剂等,而是将不同年份、不同轮次、不同风味特点的基酒进行组合和调味,平衡酒体,不仅使酒精浓度把控在53度,更能保持茅台镇酱香酒独有的风味特点。
怎样鉴别和选购纯粮酱香酒,我教大家几个简单的方法:
1、观其形:把酒倒入酒杯中,轻轻晃动,观察酒液游动后的挂杯情况,有无悬浮物,有无沉淀。酒泪挂杯时间长为佳。把酒杯放在白纸或白桌布上,正视或俯视观察其颜色。酱香、芝麻香、兼香酒都微黄透明,其他香型无色透明或清彻透明。
2、把酒倒一滴在食指上,去感受黏稠度,好酒触摸如同丝绸一般光滑。
3、酒杯倒酒三分之二杯,鼻子与酒杯的距离在1~3cm进行嗅闻。对酒杯只能吸气,不能呼气。吸气量均匀,不能过猛。好酒香柔柔的、淡淡的。
4、纯粮酒有成本限制,所以注定价格有一个限制。这个限制因各地酿造状况不一而有所区别,但总的来说五十元每斤是一个标杆:超过这个价格的,不能保证绝对是纯粮酒;但低于这个价格的,一定是勾兑的劣质酒。
为何酱香白酒是53度?
因为酱香型白酒只有53°左右时酒的分子结构才最为合理,酒才会最香。所以就造成了我们见到的好的白酒都是50多度!
而且就低度酒而言。在市面上流通的很多白酒,厂家为了节约成本增加产量,很多都是高度白酒进行勾兑的。这样就造成了很多低度酒的口感欠佳!而且里面乙醇很容易挥发,无法长期保存。酱香白酒的生产要求保持原酒风格,又不能出现浑浊现象,要保证酱酒明显的典型性,53度是最合适的酒精度。
好的白酒在酿造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窖藏,最好是埋在地下不通气的地方,当然,地窖里面还是有空气流通,但是空气环境也比外面好。而且在窖藏的过程中,高度酒里面的乙醇逐渐向酯类转化,乙醇含量降低,酯类含量上升,喝的时候会有一种果香或者酱香味道。这时候,乙醇含量一般下降到52度53度左右,所以才会造成了好酒的酒精度含量都在这个范围
酱香与浓香型的区别:
酱香型白酒和浓香型白酒的区别:特点不同、酿造工艺不同、对人体的影响不同
1、特点不同
酱香型酒:略有焦香(但不能出头),香味细腻、复杂、柔顺含泸(泸香)不突出,酯香柔雅协调,先酯后酱,酱香悠长,杯中香气经久不变,空杯留香经久不散(茅台酒有“扣杯隔日香”的说法),味大于香,苦度适中,酒度低而不变。
浓香型酒:浓香型白酒具有芳香浓郁、绵柔甘洌、香味协调、入口甜、落口绵、尾净余长等特点。
2、酿造工艺不同
酱香型酒:酿造工艺需要经过1年生产周期,2次投粮,9次蒸煮,8次发酵,7次取酒,5年窖藏等酿造流程,一瓶酱香型白酒从原料进厂到出厂要经历五年的时间。
浓香型酒:根据大曲的用火不同,分为中火曲和大火曲,大火曲用曲量大,香味偏浓,中火曲用曲量偏少,香味会稍淡。
3、对人体的影响不同
酱香型酒:易挥发物质少,对人体刺激小,酱香型酒“三高”的特点,蒸馏时接酒温度高达40度以上,比其他香型的酒接酒时的温度高出近一倍,高温下有效地挥发了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
而且酱香酒要经过三年以上的贮存,容易挥发的物质更能挥发掉绝大部分,所以酒体中保存的易挥发物质少,对人体的刺激小,有利于健康。
浓香型酒:分子没有聚合,都是小分子的酒精,释放的会很快,入口后对黏膜的刺激大,会有辣辣的感觉。身体会很快的吸收小分子酒精,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会很快升高,还会刺激脑部神经,出现上火头疼的症状。
什么叫勾兑酒?
勾兑酒是用不同口味、不同生产时间,不同度数的纯粮食酒,经一定工序混合在一起,以达到特定的香型、度数、口味、特点的酒。勾兑酒的组成部分是酒精、香精、糖精、水。
勾兑,尽管行业内有人为了消费者误解将这一过程称为“勾调”,但需要强调的是,这里说的勾兑和通常意义上大家理解的“三精一水”的勾兑完全是两码事。
这里的勾兑是指,允许用不同轮次和不同等级的酒及各种调味酒进行勾调,绝不允许配加混合香酯和非白酒发酵的香味物质。
从酒甑(俗称蒸锅)中蒸馏出的是原酒(也叫基酒),酒精含量一般在60度至80度之间。这种原酒或基酒,由于生产批次和蒸馏批次不同,酒的味道、风格并不统一,是无法直接饮用的,为了统一口味,去除杂质,协调香味,降低度数,便于消费者饮用,的做法就是“勾兑”,白酒厂家也叫勾调。
白酒酿造工艺流程
白酒文化源远流长,酒类产品也博大精深,喝酒已经成为国人生活的一部分。那么白酒是怎么酿出来的呢?
酿酒的原理其实很简单,无非就是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含一定浓度酒精饮料的过程,当然,实际操作的时候远远不是这么简单。大致来讲,一瓶白酒的诞生,一般要经过这样几个步骤:选料、制曲、发酵、蒸馏、陈酿、勾兑、灌装。
一、选料。
粮为酒之肉,一般是将高梁、玉米、小麦、大米、糯米、大麦、荞麦、青稞等粮食和豆类等(不包括薯类与果蔬类)作为原料,要求作物的颗粒均匀饱满、新鲜、无虫蛀、无霉变、干燥适宜、无泥沙、无异杂味、无其它杂物。
当然,原料中还包括一些辅料,除此之外水也是重要的原料之一,所谓“水为酒之血”“好水酿好酒”,说的就是水源对酿酒的重要意义。(推荐预读:原浆酒与勾兑酒的区别有哪些)
二、制曲。
曲为酒之骨,制曲是酿酒过程中重要的环节,纵观世界各国用谷物原料酿酒的历史,可发现有两大类, 一类是以谷物发芽的方式,利用谷物发芽时产生的酶将原料本身糖化成糖份,再用酵母菌将糖份转变成酒精(比如啤酒);另一类是用发霉的谷物,制成酒曲,用酒曲中所含的酶制剂将谷物原料糖化发酵成酒。白酒酿造采用的就是第二种方式,这个过程主要是将淀粉糖化(转化成葡萄糖)。
三、发酵。
从配料、蒸粮、糖化、发酵、蒸酒等生产过程中都采用固体状态流转而酿制的白酒,才能称为固态发酵白酒。发酵的过程其实就是将上一个阶段生成的糖发酵转化成酒精的过程。
四、蒸馏。
靠发酵产生的酒精度数其实是很低的,为了提高酒精含量(度数),一般还要进行蒸馏提纯,主要采用甑桶作容器(半固态法出外)进行缓慢蒸馏,还可采取将黄水、酒尾倒入锅底进行蒸馏等措施。经过蒸馏操作后,得到的原酒度数一般比较高,不同批次的原酒其质量、风格都不相同,需要分批存放。
五、陈酿。
陈酿也叫老熟,我们说的“酒是陈的香”,就是指经过“陈酿”过程的酒。经过蒸馏的高度原酒只能算半成品,辛辣,不醇和,只有在特定环境中贮存一段时间使其自然老熟,才能使酒体绵软适口,醇厚香浓。贮酒容器较好是在放在陶坛中,更大的贮存容器可用不锈钢等作材质,尽量不采用金属铝质容器。贮酒应采用自然老熟,禁止用催化剂等化学方法催陈。
六、勾兑。
尽管行业内有人为了消费者误解将这一过程称为“勾调”,但小编需要强调的是,这里说的勾兑和通常意义上大家理解的“三精一水”的勾兑完全是两码事。这里的勾兑是指,允许用不同轮次和不同等级的酒及各种调味酒进行勾调,绝不允许配加混合香酯和非白酒发酵的香味物质。
前面已经解释了,从酒甑(俗称蒸锅)中蒸馏出的是原酒(也叫基酒),酒精含量一般在70度至85度之间。这种原酒或基酒,由于生产批次和蒸馏批次不同,酒的味道、风格并不统一,是无法直接饮用的,为了统一口味,去除杂质,协调香味,降低度数,便于消费者饮用,的做法就是“勾兑”,白酒厂家也叫勾调。
七、灌装。
经过勾兑后的成品酒经过检验合格后,方可灌瓶贴标。然后就可以进入市场和消费者见面了。
好了,讲到这里,众位酒友对酿酒的过程算是有了基本的了解。现在你已经知道什么是粮食酒了。
那么什么是“原浆酒”呢,原浆酒其实就是原酒,也就是在蒸馏过程结束后得到的酒,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市面上出售的原浆酒都是高度酒。从上述酿酒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原浆酒和成品酒相比其实是省略了“勾兑”过程,那么原浆酒和勾兑以后的成品酒在口感上有什么区别呢?
由于原浆酒没有经过勾兑、组合、调味,其风格口感上比较单一,缺乏成品酒丰富的口感和持久的香气,而且由于不同批次的原酒其口感、质量也不尽相同,这导致了产品缺乏稳定性和一致性,试想一下,如果每瓶酒味道都不尽相同,这为市场监管和质量控制也带来了不便。
接下来说一说“勾兑酒”,相信你已经对勾兑酒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么“三精一水”是怎么回事?
新中国成立不久,为了节省酿酒用的粮食,国家提出要发展酿酒新工艺,大家用木薯啊、红薯啊来酿酒,这样酿出的酒精,那叫一个难喝。这个时候有“砖家”开始往这些酒精里加糖精、香精,再加上水。我们的“三精一水”就这样诞生啦!
好了,现在大家应该清楚了,所谓“勾兑酒”有两层含义,一种是我们所说“酒勾酒”,是白酒酿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艺环节,另外一层含义是“三精一水”,是酒精勾兑的酒。“酒勾酒”和“酒精勾兑”是两种概念,“酒勾酒”实质上还是属于粮食酒,而“酒精勾兑”只能说是新工艺酒。
酒度怎么检测的
酒度的定义是指酒中纯乙醇(酒精)所含的容量百分比。如某酒100毫升中纯乙醇含量为10毫升,这种酒的酒度就是10度,但容量是随温度高低有所增减的。我国规定是在温度20℃时检测。也就是20℃时,100毫升酒中纯乙醇含量多少毫升,是为该酒的酒度。
品红酒步骤
所谓 醒酒,就是红酒与空气充分接触进行氧化的过程。一般陈年的酒、年份酒、明装酒才需要醒酒,普通的红酒不需要醒酒红酒醒酒之后,口感更加醇厚,复杂多变,回味悠长。醒酒需要用醒酒器的,一个长脖子的透明玻璃器皿,把红酒倒进去,匀速摇晃,使得红酒与空气充分接触。然后静置一会儿,就可以完成醒酒了
1、看
摇晃酒杯,观察其缓缓流下的酒脚;再将杯子倾斜45°,观察酒的颜色及液面边缘(以在自然光线的状态下最理想),这个步骤可判断出酒的成熟度。一般而言,白葡萄酒在它年轻时是无色的,但随着陈年时间的增长,颜色会逐渐由浅黄并略带绿色反光;到成熟的麦杆色、金黄色,最后变成金铜色。若变成金铜色时,则表示已经太老不适合饮用了。红葡萄酒则相反,它的颜色会随着时间而逐渐变淡,年轻时是深红带紫,然后会渐渐转为正红或樱桃红,再转为红色偏橙红或砖红色,最后呈红褐色。
2、闻
将酒摇晃过后,再将鼻子深深置入杯中深吸至少2秒,重复此动作可分辨多种气味,尽可能从三方面来分析酒的香味。
强度(Intensity):弱、适中、明显、强、特强
质地(Quality):简单、复杂、愉悦、反感
特征(Character):果味、骚味、植物味、矿物味、香料味
具体操作分为以下两个步骤:
第一步:在杯中的酒面静止状态下,把鼻子探到杯内,闻到的香气比较幽雅清淡,是葡萄酒中扩散最强的那一部分香气。
第二步:手捏玻璃杯柱,不停地顺时针摇晃品酒杯,使葡萄酒在杯里做圆周旋转,酒液挂在玻璃杯壁上。这时,葡萄酒中的芳香物质,大都能挥发出来。停止摇晃后,第二次闻香,这时闻到的香气更饱满、更充沛、更浓郁,能够比较真实、比较准确地反应葡萄酒的内在质量。
3、尝
小酌一口,并以半漱口的方式,让酒在嘴中充分与空气混合且接触到口中的所有部位;当你捕捉到红葡萄酒的迷人香气时,酒液在你口腔中是如珍珠般的圆滑紧密,如丝绸般的滑润缠绵,让你不忍弃之。此时可归纳、分析出单宁、甜度、酸度、圆润度、成熟度。也可以将酒吞下,以感觉酒的终感及余韵。
4、吐
好酒是需要知己的欣赏。如果想完美地了解她、欣赏她,有时就不得不舍弃一些,这就是鉴赏过程的最后一步:吐。当酒液在口腔中充分与味蕾接触,舌头感觉到她的酸、甜、苦味后,再将酒液吐出,此时要感受的就是酒在你口腔中的余香和舌根余味。余香绵长、丰富,余味悠长,就说明这是一款不错的红葡萄酒。
饮酒规则
葡萄酒,一般是在餐桌上饮用的,故常称为佐餐酒(Table wines)。在上葡萄酒时,如有多种葡萄酒,哪种酒先上,哪种酒后上,有几条国际通用规则:先上白葡萄酒,后上红葡萄酒;先上新酒,后上陈酒;先上淡酒,后上醇酒;先上干酒,后上甜酒。
不同的葡萄酒饮用方法不同。味美思又叫开胃葡萄酒,餐前喝上一杯,可引起唾液和胃液的分泌,增进食欲。干葡萄酒又叫佐餐葡萄酒,顾名思义,是边吃边喝的葡萄酒。甜葡萄酒又叫待散葡萄酒,在宴会结束之前喝一杯,会使你回味不绝,心满意足。而在宴会高潮的时候,开一瓶香槟酒,单单清脆响亮的启瓶声,就可增加宴会的热烈气氛和酒兴。
白兰地是一种高雅庄重的蒸馏酒。宴会桌上摆上白兰地,可突出和显示宴会的隆重。白兰地在餐前、餐中、餐后(国外多在餐后饮用)都可饮用。茶水和白兰地中又都含有一定数量的单宁,两者混合饮用,既能直接把烈性酒转化为低度饮料,又能保持白兰地的色、香、味,给人以美的享受。
盲品红酒的前期理想条件
1.没有喧宾夺主的气味. 2.良好的自然光. 3.白色背景. 4干净的口腔
观看回放请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