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丨“常德工匠”培养计划出炉 每年认定30-50名

2017-07-13
新闻来源: 北京常德企业商会
查看次数:1624

来源 | 常德日报 姜美蓉

编辑 | 燕汝洋  审核 | 李俐锋  签发 | 熊秋来

为加快常德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技能精湛、素质优秀的“常德工匠”,常德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近日印发《常德市“常德工匠”实施意见(2017-2020年)》,这标志着常德市未来4年的“常德工匠”培养计划出炉。

“常德工匠”是指在我市生产一线岗位从事技能工作,具有高超技艺、精湛技能以及精益求精工作理念的行业尖端高技能人才。其实施范围涵盖全市各级各类所有制经济组织,以加工制造业(含手工制作)从业人员为主。

该计划从2017年开始至2020年,4年时间内分别实现“百人计划”、“千人计划”和“万人计划”目标。其中,“百人计划”为每年培育一批以市级技能大师工作领衔人、企业首席技师、市级技术能手为主体的领军层次高端技能人才,4年累计达100人以上,力争建成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40家以上;“千人计划”即围绕全市十大传统产业、七大新兴产业的骨干技能人才,实施“金蓝领”人才工程,每年从生产一线选拔培养,或根据需要从市外引进紧缺工种技师、高级技师200人以上,由政府给予一定奖励,4年累计达1000人以上;“万人计划”即每年培训高级工以上基础层次高技能人才2000至3000人,4年累计达10000人以上。

高技能人才培养以基地孵化和企业培养为主,大赛选拔和市外引进为辅。在政策激励上,设立“常德工匠”奖励基金,对获评的国家、省、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企业首席技师、综合性技能大赛获奖者、省市技术能手等一系列优秀技能人才分别给予8000元至10万元不等的奖励。其中,全国技术能手、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分别可以获得3万元、5万元、10万元的大奖。

为大力弘扬以执着专注、敬业奉献、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全社会营造重技能、学模范的浓厚氛围,该计划明确,每年组织一次“常德工匠”评选认定工作,每次认定30至50名,并从中遴选出10名杰出代表,授予“常德杰出工匠”称号,获奖者可一次性获得1至2万元不等的现金奖励。



常德市“常德工匠”实施意见

(2017-2020年)


        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战略,全面对接中共湖南省委《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湘发〔2016〕27号),扎实推进“新常德、新创业”,根据中共常德市委、常德市人民政府《常德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精神以及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纪要(2016年10月24日)要求,为加快我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技能精湛、素质优秀的“常德工匠”,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一、实施范围

        “常德工匠”是指在我市生产一线岗位从事技能工作,具有高超技艺、精湛技能以及精益求精工作理念的行业尖端高技能人才。“常德工匠”的实施范围涵盖全市各级各类所有制经济组织,以加工制造业(含手工制作)从业人员为主。

        二、总体目标

        “常德工匠”实施意见(2017-2020年)计划从2017年开始至2020年共4年时间内,实现以下目标:

        1.“百人计划”。每年培育一批以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企业首席技师、市级技术能手为主体的领军层次高端技能人才,4年累计达100人以上。

        2.“千人计划”。围绕全市十大传统产业、七大新兴产业的骨干技能人才,实施“金蓝领”人才工程,每年从生产一线中选拔培养或根据生产需要从市外引进紧缺工种技师、高级技师200人以上,由政府给予一定的奖励,四年累计达1000人以上。

        3.“万人计划”。每年培训高级工以上基础层级高技能人才2000-3000人,四年累计达10000人以上。

        三、工作措施

        1.基地孵化

        充分发挥常德技师学院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的龙头作用,带动一批职业院校的实训基地向高层次迈进,力争院校每年直接培养高技能人才1000人以上。强化技工(职业)院校内涵建设、深化校企合作、提升办学层次,探索建立公共实训、技师研修、技能评价于一体,与企业、行业紧密结合的职业训练院新模式,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建立一批师资队伍强、办学质量好、社会信誉度高的示范性培训机构,为更多的技能人才脱颖而出夯实基础,力争通过院校教育、基地孵化培养生产型技能人才1000人以上。

        2.企业培养

        发挥企业培养技能人才的主体作用,完善相关政策、创新工作机制、积极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探索,推进企业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完善技能大师工作室、企业首席技师的评选认定和考核评价机制,鼓励名师带徒,发挥技能大师工作室在企业、行业的引领作用。到2020年,力争建成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40家以上,企业自主培养高技能人才1000人以上。用活培训补贴政策,对企业员工的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高技能人才培训按政策给予补助,每年资助培养以技师、高级技师为主体的骨干层级高技能人才200人以上。

        3.大赛选拔

        通过组织分层次、多类别的市(县)级技能竞赛,带动行业、企业广泛开展岗位大练兵技能比武活动,每年选拔产生一批市级及以上技术能手。

        4.市外引进

        鼓励企业根据生产需要从市外引进急需、紧缺工种技师、高级技师。从2017年开始,对企业引进的符合上述条件、签定了三年以上劳动合同,且在引进企业工作一年以上的高端技能人才,纳入“金蓝领”人才工程计划,享受“金蓝领”人才同等待遇。

        5.政策激励

        设立“常德工匠”奖励基金,对获评的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企业首席技师分别给予10000元的奖励,获得市级综合性一类大赛第一名的选手给予8000元的奖励(在校学生为5000元);获得省技术能手、技能大师称号,享受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的技能人才给予相应奖励同等额度的配套奖励;对获评省级以上(含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领衔人给予10000元的奖励;对获得全国技术能手、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领衔人、中华技能大奖称号的优秀技能人才分别给予30000元、50000元、100000元的奖励;对经审核认定的“金蓝领”人才给予一次性奖励,其中技师10000元、高级技师20000元(以上各类获奖个人不重复奖励,同时获得两项以上奖励的,按“从高从优不重复”的原则执行)。

        6.评选认定

        每年组织一次“常德工匠”的评选认定工作,评选人数根据当年计划确定,工种范围以加工制造类为主,符合下列条件的优秀高技能人才方可列为候选对象:

        ①经过“金蓝领”人才工程选拔培养的技师、高级技师;

        ②经评选产生的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企业首席技师以及通过全市综合型技能大赛取得相关工种单项第一名的选手;

        ③湖南省技术能手、湖南省技能大师荣誉称号获得者,湖南省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

        ④全国技术能手、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

        ⑤手工制作方面具有绝技绝活,在行业内具有较大影响的技能传承人。

        7.表彰奖励

        每年评选认定一批“常德工匠”,并从中遴选出10名杰出代表,授予“常德杰出工匠”称号,颁发奖牌和荣誉证书,同时给予每人1-2万元的奖励(年度内已获得市委市政府奖励的不重复给予),具体评选认定办法另行制定。

        四、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

实施“常德工匠”计划是服务我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是推进我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大举措,整个工作由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具体实施。各区县(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市直各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强化服务保障,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2.强化协调配合

        密切与各部门、各行业的协调沟通,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通过行业规划和政策引导,形成高技能人才培养合力。争取财政支持,加大就业专项资金和人才开发专项资金对高技能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的投入,为各项工作的推进提供资金保障。

        3.营造良好环境

        大力弘扬以执着专注、敬业奉献、推陈出新、精益求精为主要内容的“工匠精神”,着力塑造“常德工匠”在传承技艺、创新创业中的光辉形象,努力在社会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良好社会氛围。


中共常德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7年6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