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荐语
北京常德企业商会作为一级社会组织,除了赋能会员,助力家乡,还要承担社会责任,传播正能量。根据中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60岁以上的老人占比接近20%,我们已经开始步入中度级老龄化社会,养老助老孝老,已经成为全社会更加关注的问题。孝老敬亲,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随着人类由农业社会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孝顺的定义和标准也受到挑战。
今天,我们发布这篇充满父子浓情爱意的散文《父亲的柴火》。2022年春节期间,作者运用细腻的笔触,朴素的文字、柔软的内心、丰富的情感,通过年底帮助父亲搬运柴火取暖,既表达了对父亲拳拳孝义之心,也总结出了自己对孝顺的理解,那就是“除了尽心在衣食住行方面,来奉养年迈的父母外,可能还得要考虑或体量下,父母自己的感受如何,尽量做到能顺从一些父母的意愿。”
作者孙松柏,籍贯常德澧县,北京国品楚湘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北京常德企业商会常务副会长。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编者希望这篇文章,犹如冬日的一缕暖阳,照进每个人的心房,去思考并践行自己对父母的孝顺之道。
《父亲的柴火》
作者:孙松柏
俗话说:“家有一老,是一宝”。耄耋之年的父亲,确实越来越老了,走路拄着拐杖蹒跚着,耳朵也越来越背,时常是很难正常来语言交流,不是听不见,就是你说的是“最近还好吧?”,他会听成是“哪个是哪个啊?”,以至于他本来就很有特色的脾气,比之前更是也越来越容易烦躁多了。动不动就会可能随时发脾气,有时候还爆粗骂人。
烦躁高峰时,见谁都会骂,把大姐用心雇请来平时给父亲做饭,及打扫卫生的,那么勤快且性格好的“保姆”,骂走了一个又一个。实在没办法,只能我俩姐轮着来照看父亲。可是,后来骂人连俩姐也不例外了,骂的还很难听的。骂得贤惠、还那么耐得烦的俩姐,都被气得不行的不行。二姐在前些年,便正好跟着儿子(外甥)长住在重庆,专业带俩孙子去了。远在重庆,二姐挨父亲的骂也就少多了。大姐常在老家,照顾父亲时间便是多一些,于是,大姐被父亲骂的次数就是最多的了。有好几次,大姐也可能实在受不了忍不住了,就只好在电话里和我倾诉。偶尔,也会干脆等我回老家时,向我一一详细诉苦来着。我当然了解自己父亲是什么样的个性及脾气。听完大姐无奈与无助的诉说,只能劝说些曾经重复不能再重复的话,“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母亲走的太早了,没享到子女们孝敬的福气,如果没了父亲,我们还能孝敬谁?唉,没多长时间了,也许哪一天,说走就走了。父亲那个年代人的思想古板封闭,我们是没法沟通的,更不可能去改变他了。毕竟是自己的父亲,我们子女那能咋办呢?人老到这岁数了,或许就慢慢老糊涂了……”
人老体弱,老人最怕的就是过寒冷的冬季了。湖南的气候,要比北方潮湿得多,到了冬季属于湿冷天。老家的乡下,大多建有专门的烤火屋,烤火屋中间,便是铁质或不锈钢,带有烟窗的烤火炉,烤火炉是用山上砍伐的栗木或其他杂木,来作为燃料取火升温的。父亲每天的习惯,就是喜欢在烤火屋里,独自坐在古式的圈椅上烤着柴火,然后把电视声音调得老大,边喝着很有苦味的浓茶,边看着央视的戏剧频道的节目。有时候,比父亲小十好几岁的侄子(堂哥),也会过来陪他聊上几句,一块看看戏剧片段,偶尔他俩还点评戏剧演唱的好不好。堂哥很了解父亲的个性很强,担心时间坐久了,俩会发生言语上的分歧甚至争执,堂哥大多让着父亲,便在看一会电视后,就预见性的在恰到好处的时间离开了。堂哥不在时,父亲独自一个人,也对节目来进行点评哈,甚至还自言自语边看边解说,似乎电视机前还有其他观众,不管点评及解说是否专业或对错,反正没别人听的见。
快到冬季来临前,父亲最关心的当然就是,后院的柴火还够不够啊,只剩下多少了?每年的秋末,我会提前给父亲买来一车(5吨左右)劈好的(一尺左右长短)栗树柴火,堆码在后面院子阴干。曾经也有好友福兄等,担心父亲的柴火不够烧,把从自家山上砍伐好的,装上拖拉机后给送过来,作为冬季采暖时的备用物质,待到气温寒冷,便从后院搬些柴火放在火堂屋里墙角,再往专用铁质火炉里放上三四块干柴,用些干松针或干树叶来生火,顿时,小小的火堂屋里,便已热烘烘的了。
心系故乡,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虽然我早已习惯了北方的生活,却每逢佳节,总是想着这根在南方,总是思念故乡的亲人。只要一到年关将近,我的心早已飞回了老家湖南。这便是我北漂近20年来,为何每年都不管路途有多遥远,不管曾经是在打工时,需要特殊情况请假、亦或是先辞职,不管近两年因疫情防控要做核酸检测甚至被隔离等因素,也要克服重重困难,千里迢迢从北京回湘北老家,来陪伴老父亲过完春节。期间也要到亲友们家去拜年,还得到那些已逝去的祖辈、亲人们的坟前拜年祭奠,这一晃,不知不觉,已是坚持了整整20年。
父亲虽然耳已很背,但视力还好。前些日子,我正在匆匆收拾行李准备赶往县城,还没来得及给父亲打个招呼,却听到噔噔 噔的拐杖声越来越近了,父亲似乎知道我要出门,只听背后传来父亲的声音:“你又去哪啊?给我从院子里搬点柴火来”。我边收拾边回道:“火堂屋里不是还有那么多干柴吗?搬那么多堆在屋里干嘛?不知父亲当时是否听到我说的话,只听到他边嘟囔着渐远的噔噔的拐杖声。”
我拎着行李放在了车上,当准备启动车离开时,还是犹豫了哈,觉得还是听父亲的去搬一些柴火放火塘屋里,免得父亲以为他吩咐的事,我没有及时去听从或执行,弄不好又会多了些误会,说不定我又要挨骂了,便赶紧到后院去,搬了些柴火码放在火堂屋里。
父亲估计是以为我并没有按他的意思,去后院给搬柴火的,没过多大会,只见他又蹒跚滴拄着拐杖,从堂屋外往火堂屋这边走来,刚到火堂屋门口,我能看到他的脸色已经很难看了,然后又在自言自语的嘟囔着,表情上已经有很明显的怒气。我知道,父亲肯定是认为,我根本就没按他意思立马给搬柴火的。能预感到,烦躁与骂人的话,应该马上就会爆发了,我连忙快步到他跟前,用手指着火堂屋里刚刚搬进的柴火,并说道,这就是我刚才搬进屋的嘛!父亲似乎还是没听明白我说的什么,我只好用两手来比划着,又顺着指了下地上堆着的柴火。只见父亲怒气顿消,还连忙改口并自责说道:“喔!唉!看我这眼睛又瞎了的……”
后来,我从县城再回乡里,大姐也提起了搬柴火的事。说是父亲在我走后,和她说起我是如何听父亲的安排,把柴搬到火塘屋来的事。大姐还笑着调侃我:“你就搬个柴火,他就满意地和我说了好几遍。我这几年侍候了父亲那么多,也没看他说我几多好,这儿子还是儿子的。”我和大姐说道:“本来嘛,这火堂屋就还有那么多柴,够烧几天的,根本就不需要急着搬些进屋,堆放太多还占着了地方。父亲可能希望子女们,依然还是听从他的话,顺从他来做事,就会觉得很满意很知足吧。当然那天,又或是父亲在有意试探我,即使年岁已高了,看看在这儿子的心里,究竟还有几多重要的位置罢了。”
时常会想,我们从小接受教育,勤奋学习且不断提升自己来适应时代或社会并努力打拼赚钱、或坚持不懈来创造事业,又是为了什么?难道只是为了自己的荣光,或是仅仅让自己能过上好的日子吗?
漫漫人生道路上,无论我们历经多少坎坷、遇到多大挫折、饱经几多风霜,之所以从未放弃,反而被磨炼得更加坚韧坚强、更加成熟稳重。就是因为深知,我们还要尽心尽力、尽职尽责来完成,为人子女、与为人父母的责任与义务。
所谓孝顺,作为子女的我们,除了尽心在衣食住行方面,来奉养年迈的父母外,可能还得要考虑或体量下,父母自己的感受如何,尽量做到能顺从一些父母的意愿,才或许是,我们对“孝顺”二字真正理解的全意吧?!
“乡里人”于2022年春节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