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深分享|我们为什么要加入商会组织?
2020-07-13
新闻来源: 北京常德企业商会
查看次数:2165
商会古而有之,它是指从事相同性质经济活动的经济组织,为维护共同的合法经济利益而自愿组织的非赢利性社会团体。中国最早的商会组织称“行会”,隋唐时实行“坊市制”,宋代称“团”,明代中叶有了商帮,商帮势力发展和扩散的结果,是“商人会馆”的产生。商人会馆的作用,一是要聚焦同乡,在当地政治、经济上占有一定位置,以期在与对手的竞争中获胜;二是照顾同乡人的生活,维护同乡利益;三是按故乡习俗举办各种文化娱乐活动。会馆之后为公所,公所在成员构成和服务功能方面同于会馆,差别在于同籍商人在他乡建立的一般称“会馆”,同业商人成立的一般为“公所”。
细心的我们在曾经繁华的古城古镇行走中,或许在不经意间发现**会馆之类的文物级别的招牌建筑物保存着。越是类似**会馆气派的城镇,越能体现那个时代曾经的繁华景象。越是那个地域名称的出现在异域城镇,越就说明**地方商人创造财富巨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会是维护正当市场竞争和有序市场秩序的社会组织形式,是整个市场经济运行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中间环节。有人认为,商会比政府更加接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更熟悉企业界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能够在政府的利益与企业的要求之间做出平衡,并对中小企业提供及时的帮助或援助。市场经济越成熟越发达,市场经济体制越健全越完善,就越需要商会组织发挥中介作用。国内外商会大抵亦是如此,几乎都是商人们来积极自愿自发成立的民间社团组织。在国外,凡华商集聚的地方都有商会。大多数国外和境外的商会成立时间比较早,规模较大,实力较强,运作模式比较成功,社会辐射力和影响力与日俱增。商会顾名思义,可以成就商人,造就企业家,在国外,凡华商聚集的地方,都有商会。随着市场经济越发展、越成熟,商人们越会意识到成立商会的必要性,商会之于商人,至少有着如下好处:一是家的归属感。在异地发展,组建以家乡地域为基础的商会,例如我们的北京常德企业商会,首先第一条入会条件是,常德人,商会是企业家寻求归属感的一种组织。大家能在同一屋檐下,相互取暖,相互鼓励。通过商会这个平台,会员们叙乡情、话发展、谋合作。二是人脉网络。商业事业发展,首先得有人脉,得有关系,人脉就是最大的财富。加入商会,会有更多的社交活动,结识更多的人,并且能从结识的人中选定少数人进行长时间的交往交流,最终成为好朋友,朋友就是资源。有一项研究证明,你只要有6个朋友,你就有办法同世界上任何一个人取得联系。朋友的朋友,就是你的朋友,参加商会等于为你打开一扇门,让你走向广阔的社会,融入集体的行列。这是组建人脉网络的一大捷径。三是信息渠道。当今是信息社会。做生意需要及时掌握政策信息、投资信息、项目信息等,商会就是一个沟通渠道和信息的汇聚地,其信息量远比个别商家多得多。参加商会不仅可以从商会本身获得商业信息,还可以从政府部门、企业家和乡亲间获取有用的信息,这对自身的发展将会有很大的帮助。四是抱团合作。独木不成林,单打独斗难力拨千钧,惟有抱团才能形成合力。通过商会牵头,强强联手,资源互补,以强带弱,共同发展。商会的发展只有形成“互利互惠,互帮互助”的共识,把商会的发展和自身企业紧密地联系一起,把商会“一切为会员”和会员“我为商会做什么”的态度充分体现出来,才能达到群策群力、共同发展的目的。在商言商,会员加入商会的期盼就是如何在一个更大的平台上让企业得到商机,更好地发展。商会便是一个最好的平台,想会员所想,急会员所急,真正让会员看到实效,体会到实惠的帮助。让会员时刻感到组织的力量,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五是政企沟通。通过商会来维权,企业家、创业人士话语的分量,与个人奔走呼吁绝对大不一样。一个人不管多么成功,也都会有求人的时刻;一个企业不管运营多么顺当,也会遇到突发事件或靠自身力量无法排解的难题;在创业或生意拓展的初期阶段,势必要不时求助他人。加入商会,可以借助商会业已建立起来的各种关系、渠道和商会内其他企业界人士拥有的公共资源关系,帮助协调、解决在经商过程中遇到的寻求土地、项目、资金、产品销路、乃至种种维权事项。六是资源共享。这个“资源”,包括政府资源、人脉资源、信息资源、项目资源等等。商会组织,作为连接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的桥梁和纽带,具有整合和凝聚这些资源的能力和职能。信息难得,商机易逝,或许有用的商业信息、偶遇的商机,却恰恰产生于众人不经意的交谈之中,若能敏锐觉察,并提前行动,才有可能赚到大钱。七是品牌推广。加入商会的企业家可利用商会媒体宣传平台,展示企业创新品牌,塑造企业诚信形象。
商会的组建与发展壮大,需要一些有能力能量的太多热心甚至有爱心奉献精神的会员们来积极参与。那么任何地域的商会组建发展的好与不好,充分说明必须要有以下四个至关重要的人物,这些人物基本都来自会员。一是会长。会长属于商会领导层,也就是属于决策者。大多的会长不仅企业做的很成功,还需要地方党政领导们比较认可,有一点的政治觉悟及社会责任感,不仅有实力有能力,还要有热心奉献精神。所以,商会会长是决定商会办的好不好的重要因素。非常优秀的会长们,他们不仅仅是把自己的企业做大做强,还会组建好商会优秀团队来正确引导 指导 帮助本商会会员们来发展壮大。因此,优秀的商会会长要有一定的实力与能力并要能热心奉献精神并存。二是监事长。监事长主要是监督维护职能。大都是商会会员们推选出来的,是有一定威望且敢于直言不讳维护商会利益的。监事长的职能权威性仅次于会长,相当于党政机关的纪律监察委负责人,故,为了商会团结与利益,监事长具备公正公平乐于奉献敢作敢当。三是执行会长。商会组织中执行会长是代表会长在做具体执行工作的,因为会长的企业做的很大。处理的日常工作很多,所以就需要有非常信任且有执行力的执行会长来具体执行商会中的具体事宜。执行会长虽然职务与位置没有会长那么重要,但真正称职优秀的执行会长会协助会长秘书长们完成很多重要的事情或活动,因为执行会长也属于商会中的骨干领导成员,无论是商会组织的会议活动,执行会长都需要力所能及的热心来参加参与,既要维护会长及商会组织团队形象,也要正能量宣传维护协助好商会的各项工作。四是秘书长。秘书长和监事长一样,属于商会正式会员们推选的。当然秘书长是在优秀的会长正确领导指导下开展工作的,属于工作任务的具体执行者。但秘书长也需要综合性能力,因为秘书长不仅要有一定的办公文秘专业知识,也要有较强的交流沟通与策划能力。还要有管理能力来组建好各分支机构团队的秘书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会是维护正当市场竞争和有序市场秩序的社会组织形式,是整个市场经济运行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中间环节。有人认为,商会比政府更加接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更熟悉企业界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能够在政府的利益与企业的要求之间做出平衡,并对中小企业提供及时的帮助或援助。市场经济越成熟越发达,市场经济体制越健全越完善,就越需要商会组织发挥中介作用。商会还可以发挥好行业自律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作用,协同有关部门帮助企业抓好党组织和工会组织的建设等工作,为企业提供法律、信息、咨询、融资等项服务。总之,商会作为政府和企业的桥梁和纽带,在赋能会员、助力家乡、服务经济、维护权益、诚信经营、规范行业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中都会发挥重要作用。目前,中国的商会主要有政府主导并监管的官办商会,自我组织、政府监管的自主发展商会。但是,与高度制度化、规范化、容易操作、流程简化的国外商会相比,中国的商会,特别是自主发展的民间商会,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需要不断的学习、合作,发展自我,完善商会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