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跃文:一碗米粉是三湘儿女家的味道、故乡的记忆、是湖湘游子的乡愁】每一碗米粉都融入了一个时代、一个地域和一个家庭独特的味道。独特的味道,深深地烙进了我们的情感记忆。在自己家里吃一碗米粉,那是妈妈的味道,是爱的味道。在家乡吃一碗米粉,也是相互的支撑与温暖,离开家乡的游子能够吃到一碗家乡味道的米粉,那是莫大的安慰。
【王跃文:作为湖南米粉的粉丝,希望这样的擂台赛年年都打】一碗米粉见证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见证了改革开放的辉煌,14市州米粉大擂台,可谓花样纷呈,精彩无限。但40多年前,粮食短缺、物资匮乏,我的家乡是没有米粉的。我吃到的第一碗米粉,是三十五六年前,当时心想竟然还有这么美味的食物。如今,湖南米粉已经遍布14市州各有特色。作为湖南米粉的粉丝,我愿意这样的擂台赛年年都打,把湖南的米粉节发展成为湖南的新民俗。
杜钢建作《湘菜历史与米粉文化》的主题演讲
清华大学凯原中心教授杜钢建作《湘菜历史与米粉文化》的主题演讲。
【杜钢建:湖南饮食文化、米粉文化的源头在大湘西地区】古人要做米粉、要做米饭、要做米糕一定要有火。在现在的常德一带,古人钻木取火,用碎石取火,都改变了以前保留自然火种的状态,它改变了当时的饮食及环境状态。
【杜钢建:湖南应推广“粉茶文化”】 湖南米粉至少已经有7000年的历史,发展到今天,我认为湖南要拓宽思路,推广“粉茶文化”。米粉的概念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一个形状,而是可以多种多样的,比如米肠、米糕都是米粉,这和广州的茶文化是一样的道理。比如湖南有些地方有剪粉,当地老百姓就把它当成一种点心,给尊贵的客人。我认为湖南应该把14市州的地方文化相结合,大力推广“粉茶文化”, 把湖南米粉事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张天一通过视频现场连线作题为《湖南米粉的千亿级新消费机遇》的主题演讲
“霸蛮”品牌创始人张天一通过视频现场连线作题为《湖南米粉的千亿级新消费机遇》的主题演讲。
【张天一:湖湘文化要崛起,米粉是很好的载体】中国南方有超过6亿人所在的区域是吃米粉的,湖南文化根基深厚,有很好的文化母体,它也孕育了这样一碗米粉。而现在,米粉应该成为湖湘文化崛起的一个好的载体。
【张天ー:霸蛮坚持正宗,因为我们厌倦了改良的味道】“在北京做湖南米粉,改良还是不改良,是个问题”,但最终,我们选择坚持正宗,因为我们厌倦了改良的味道。我们做的是湖南米粉,首先要得到湖南人的认可,湖南人再推荐给他的朋友。当时在北京有七八十万的湖南人,我们思考,时代在变化,以前一家店只能覆盖在周边一公里,但当下大部分人的注意力在移动互联网上,我们通过移动互联网引流,找到了我们的原点人群,先影响湖南人,再让湖南人影响带动其他人。
【张天ー:线上转型势不可挡、不可逆转】2月15日起,霸蛮决策云复工,电商半成品销售,成立雷神山小组,线下员工转型线上客服、运营;成立火神山小组,开展近1000余场直播,包括李佳琦、薇娅、罗永浩等,成立方舱项目组,承接餐企电商代运营。疫情期间,90%的收入来自线上,我认为线上转型势不可挡、不可逆转。希望未来,湖南米粉可以更多创新,从无品牌到有品牌,建立起自己最强的护城河。
田甜作《新媒体时代,怎样讲好米粉故事》的主题演讲
湖南日报社记者田甜作《新媒体时代,怎样讲好米粉故事》的主题演讲。
【田甜:在最短的时间内讲好故事,才更符合新媒体“碎片化”传播规律】过去的美食纪录片,一集大都是几十分钟。但是去年推出的纪录片《早餐中国》,一集就只有5分钟左右的时间,而且它只用短短五分钟就能让人隔着屏幕感受到浓浓的烟火气。其中有两集都讲了湖南米粉的故事。“我上次去其中一家拍视频节目,就看到不少游客从火车站下了车,直接拖着行李箱来吃粉。”
【善于借力,借用名人的影响力引导网络原住民关注湖南米粉】田甜介绍,螺蛳粉走出广西靠的是淘宝。而淘宝里卖得的最好的一家就是李子柒天猫店,李子柒对螺蛳粉影响力的推波助澜是毋庸置疑的。湖南也有许多在新媒体时代有影响力的名人,比如淘宝直播“一哥”李佳琦、人气偶像易烊千玺、张艺兴等等,“湖南米粉也可以利用他们的影响力进行宣传推广,让更多人,尤其是网络的原住民——90后年轻人知道湖南米粉的故事,向往湖南米粉。”
【田甜:结合旅游宣传推广,让米粉成为湖南的“网红”美食】现在人们来长沙,都知道要吃文和友口味虾,要喝茶颜悦色奶茶。我们今后在宣传时,不要仅仅着眼于这些已经成名的“网红”,而是用富有吸引力的图片、文字、视频,把湖南米粉也推广出去,让大家来湖南不光要吃小龙虾、喝奶茶,也要追着吃正宗的湖南米粉。我们也可以通过新媒体技术,制作包含视频、VR、AR等等的“湖南特色米粉地图”,在各个新媒体平台和旅游推介会上推出,供游客按图索粉。
圆桌论坛
下面进入圆桌论坛环节。
湖南懂味生活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王开智、津市刘聋子第四代传承人黄玢昊、栖凤渡鱼粉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吴安英、百春原湖南牛大骨米粉品牌负责人吴雀畅谈“米粉情话”。
王开智:湖南米粉大有可为
今年三月份,为解决疫情后复工复产的问题,我们联合了众多湖南米粉老字号走向线上,也由此进入米粉行业。这其中,一是有基于湖南人对湖南米粉的情怀,二是发现了湖南米粉具备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的潜力,大有可为,这也是我们进入米粉行业的初衷。
吴雀:米粉的保鲜难题已经攻克
米粉不仅仅是果腹的食物,还承载了在外的游子对家的思念与眷念。还原一份百分百的湖南米粉是我们的初衷,其中,米粉的保鲜问题是我们最为困惑的。就在今年,保鲜时间长、0添加的米粉,已在湖南知名食品企业的帮助下得以研制、生产。
黄玢昊:是品质和味道支撑我们走到了现在
作为刘聋子米粉第四代传承人,我在11岁时,就开始学习制作米粉、制作牛肉码。把湖南人的门面、招牌——米粉带到全国是我们的追求。作为米粉老字号,我们坚守的是品质和味道,也是品质和味道支撑我们走到了现在。
吴安英:坚守米粉事业
我是栖凤渡鱼粉制作记忆非遗传承人,做米粉五十多年了,希望能好好坚守这一份米粉事业,辅助好后人继续做好最正宗的栖凤渡鱼粉。
米粉中找到湖南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