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地北常德人 | 吴碧霞:心系家乡的“中国夜莺”

2019-05-22
新闻来源: 北京常德企业商会
查看次数:1417
北京常德商会”关注我们



记录奋斗人生,凝聚常德力量

常德广播电视台全新打造的电视专栏

《天南地北常德人》

为您讲述在外常德优秀儿女

创业打拼的精彩人生

吴碧霞,中国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我国首位将中国民族唱法和西洋美声唱法集于一身、并获得最高国际奖项的歌唱家,也是第一位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的歌唱家,曾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及北京市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她,拥有天籁般的歌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高超的演唱技巧,清纯的心灵,被誉为“中国夜莺”。

▲视频| 吴碧霞:心系家乡的“中国夜莺”

吴碧霞出生于常德一个花鼓戏家庭,从小就在音乐里熏陶长大。父亲王华安曾在县宣传队、剧团唱花鼓戏、唱京剧,母亲吴秀英是县剧团专业演员。

吴碧霞:在父母的坚持、勤奋和他们的影响下,让我从小就登上了专业的舞台,以一种专业训练的精神在我童年阶段,给了我很好的启蒙教育,这种教育让我懂得了一种对艺术的爱和尊重,应该用什么样的观念来看待艺术,懂得了鉴赏艺术的好与坏,美和丑。

1990年,15岁的吴碧霞考入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学习声乐,从此走上专业音乐道路,一颗音乐种子就此埋下。


吴碧霞:我记得,在离开家乡常德的绿皮火车上,我用我简陋的日记本,写下了三个愿望,这三个愿望是针对我三年附中学习的一个理想,我记得我当时是这样写的,第一是各门功课争取95分以上,争取全优,第二个是争取保送上大学,第三个是在这三年当中,争取上一次春节联欢晚会,都实现了,而且还超额完成。

青春时期的吴碧霞,心无旁骛,痴迷于唱歌,每堂课都会都用录音机把老师讲的要求、要领录下来,反复研读,仔细领会。

吴碧霞:我记得在附中的三年,为了实现我在绿皮火车上写下的三条愿望,我似乎从来没有慢吞吞的走过路,永远都是在跑,我跟时间在赛跑。

时间不会辜负努力的人。1993年,吴碧霞被保送到中国音乐学院,师从邹文琴教授。大学期间,她专业优秀,勤奋努力,不断夯实着自己民族音乐的基础。随后她又被保送至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部,师从著名教授金铁霖,系统学习美声唱法。为了更好地探讨中西结合的唱法,吴碧霞又拜师郭淑珍教授。怀着对音乐艺术的一腔热爱,吴碧霞全身心付出。经过两年艰辛努力,她终于熟练掌握民族与西洋结合的独特声乐技巧。

吴碧霞:是真正的发自内心的热爱,像对待信仰、对待生命一样的热爱,所有别人看起来不可理解的一些状态,你都会觉得是一种幸福。

2002年,吴碧霞在第八届西班牙毕尔巴鄂国际声乐大赛中获得一等奖,从此一发不可收,接连在波兰玛纽什科国际声乐比赛、柴可夫斯基国际声乐比赛中获得大奖,在国际音乐界声名鹊起。如今,吴碧霞还任教于中国音乐学院。她说,湖湘文化的滋养让她受益终身,推动她在前进的路上,生发出源源不断的活力。

吴碧霞:这几年看着家乡的变化特别大,特别是城市建设,文化建设,把文化元素植入城市建设中去,让大家在走街串巷当中,就能感觉到我们常德文化的渗透,我觉得这种方式特别的好,我也是逢人就说,常德是我们湖南最美的城市。

中国夜莺,心系家乡。2002年和2004年,吴碧霞先后两次在家乡常德举办“帮困助学”个人独唱音乐会,筹集善款210万,建立“吴碧霞帮困助学教育基金”,先后资助近千名贫困学生上大学。吴碧霞说,无论自己走多远,常德,永远是她心灵深处的港湾。

吴碧霞:我自己也是唱了很多歌颂家乡的作品,比如说心中的桃花源,比如说我像杨柳爱恋着你,这都是家乡父老都非常熟悉的作品,我也觉得这是我的一份责任和荣幸,能够作为常德人,能够在外打拼,能够让大家知道常德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编辑 高乾)


欢迎大家关注北京常德企业商会微信公众号,了解德商动态,关注家乡发展,共建北京德商之家!

北京市宣武门外大街校场口五条老墙根15号

(常德市人民政府驻北京联络处院内)

 邮政编码:100053     

 

 电话/传真:86-10-63188971

电子信箱:bjcdsh@163.com

微信公众号:北京常德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