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志 | 常德保卫战原73军石门籍抗战老兵郑相邦病故 享年93岁

2018-04-04
新闻来源: 北京常德企业商会
查看次数:1706


2018年3月28日,参加过常德会战外围战石门保卫战的石门县磨市镇岩塌村的原73军暂5师老兵郑相邦去世,享年93岁。

郑相邦,1925年12月生于石门磨市商溪老家,是原陆军中将、历任荣誉一师师长、第八军军长、新一军军长、驻印军总指挥的郑洞国的晚辈近亲1942年夏天在石门中学读书时,暂编第5师驻石门,朱际凯团招兵,泥市人唐伯熊(郑洞国的亲戚,常给各国军部队招兵)就动员他去朱部当兵,被编入朱际凯团直属炮兵连任上等兵73军是杂牌军,战斗力不怎么样,郑老觉得朱际凯团在暂5师内部来说战斗力相对算是比较强的,可能与朱的出身有关,他治军有自己的一套。

 

民国33年底,具体时间记不清了,日军进攻石门时,朱团当时驻扎在石门县城北边的毛坪(现属新关镇),日军是从瓜子峪攻入石门县城的,当时暂5师在新关一带与日本人激战了好多天,师长就是那时战死的,石门给这个师长还建立了一个纪念碑的,师长战死后,暂5师基本上就是各自为战,节节败退,石门县城失守后,暂5师基本上就是溃散了,大家都挤在新关上头的大龙潭一带过河,日军发现了就派飞机轰炸,渡船和士兵都炸死了,当时只记得是血流成河,朱团长最后命令大家拆群众的门板过河,当时郑相邦还记得在他快过完时,门板一下翻了,他跌入水军,幸好朱的副官余克银(音)识水性,赶紧跳下水把他拉上岸,见到朱团长后,团长大喜,连说我的炮兵回来了,后来朱团长就大力收容残兵,经杉木桥,最后在慈利江垭休整了几天,后来经溪口等地重新反攻常德,记得在桃源很打了几场恶仗,常德会战胜利后没多久,第四次长沙会战又开始了,当时主要就是驻在长沙城边的一座山上,因为不熟悉长沙,所以那一带的地名老人真的记不起来了。


抗日战争胜利后,随部队在东北参加内战,郑洞国在长春投诚后,回乡务农至今,由于父亲郑仪初是乡长,叔叔郑安峨是乡长,所以被定为大地主家庭,后来家境一直非常困苦。值得一提的郑仪初的第三个儿子郑巨邦是黄埔学生,也参加过抗日,这个乡长把自己的两个儿子都主动送上了战场。

        2015年,老人获得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台湾方面也为老人发放了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