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商会杂志
作者|高杨
【摘要】商会包括行业协会,是市场经济的产物。现代社会,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商业社会,商业活动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是无孔不入,无处不在。这就是为什么商会成为世界各国各类团体中历史最久、数量最多、实力最强、影响最大的民间社团的原因。
商会在提高市场经济运行效率和促进国家政治民主化进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应该看到,政府管理的转型,市场经济尤其是民营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竞争的加剧,为中国商会的发展创造了光明的前景。同时传统思想观念及相关体制,使得商会难以在短时期内改变观念、改变运作思路和模式、系统地发挥其作用。因此,中国特色商会的建设如何在把握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特色,亟待在观念、体制和机制上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方向、把握重点、系统推进。
中国特色商会建设的历史新机遇
十一届三中全会尤其是实行市场经济以来,我国的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这是商会得以建立和发展的基础。当然,这个过程,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社会舆论方面也存在着对民营企业家的一些偏见和误会。当前,中国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迎来了最美好的时刻。从经济贡献看,目前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民营经济占中国企业总数中的90%以上,占到整个城镇就业的80%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0%以上,对GDP的贡献率超过60%,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从社会贡献看,民营企业正成为稳定就业的最主要支柱,90%以上的新增就业靠广义的民营企业,即非国企。中小民营企业是大学生就业的主要雇佣者,鼓励中小民营企业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是提升就业的主要渠道;从经济结构看,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国企改革方向,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草根民企有了与国企同台竞争、“国民共进”的双赢机会。这些政策效应的作用正在逐渐显现,金融、石油、电力、铁路、电信、资源开发、公用事业等垄断领域正在松动,民营企业期待新一轮改革红利。
结构转变
过去,政府对商会的限制体现在一是职能限制,二是立法缺失,三是双重管理体制,四是对商会还要课税。而如今,国家治理现代化强调在社会治理中权力向社会的回归,具体表现在三个转变,一是社会治理从单一中心向多中心转变,二是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三是政府社会结构由“大政府,小社会”向“小政府,大社会”转变。
一带一路
近年,我国提出四个全面的战略总布局,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倡议。机遇与挑战总是相生相伴。这种挑战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家在实施战略布局,尤其是国企走出去的同时,往往会受到一种“新殖民主义”的指摘;二是“一带一路”建设中涉及的65个国家均为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的共同特点是:基础设施不发达,经济结构不合理,市场规则不完备,同时部分国家社会形态复杂,政局不稳定,商业投资的风险也比较大。打个比方,单一企业对外投资,是单兵作战,抵御风险能力极差;国企出海是核武器,真的使用起来有所顾忌,困难不小;而以商会为主体,以民间投资为纽带则是集团军作战,在贯彻国家战略意图方面有其天然优势。所以,国家的发展总战略包括“一带一路”战略,为中国特色商会的建设指明了新的方向。
建设的生力军
在信息社会,信息、知识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信息经济、知识经济成为主导经济,科技与人文在信息、知识基础上的紧密结合,拓展了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们生活趋向和谐的新空间,中国各类商会的结构更趋多元化、复杂化和活跃化。与此同时,近5年来,民营企业家新老交替成为趋势,一大批青年创业者涌现出来,其中包括大学生、留学归国人员和其他有志青年,投入到创新创业中去。“新生代企业家”群体培养工作的重要性就更加凸现出来。他们年纪轻、视野广、闯劲足,具有“创业创新创未来”的蓬勃生机,可以打破老一代创业者的传统观念和惯性思维,使企业在传承中完成转型升级、在转型中实现成功传承,实现传承与转型同步推进、互相促进。这一群体是民营经济的新兴力量,他们将承担着推动中国经济实现下一波快速发展的重任,是民营经济实现转型升级关键所在,是民营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中流砥柱。显而易见,他们也成为了中国特色商会建设的生力军和前导力量。
谋划行业的合作和发展
商会不是企业,不适合实行企业化运作。它应该是以市场的方式去运作。 在性质上它是非盈利组织,但要生存它非盈利不可,但不能把商会利益作为根本的追求,根本追求应该是社会效益 。开展行业调查研究,了解行业需求,企业需求,这是商协会市场化运作的前提;商协会要想会员所想,急会员所急,当然要把帮助会员单位开拓市场作为为会员服务的抓手,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带领企业到国内外考察市场、洽谈贸易,寻找合作机遇和发展空间,这是商协会市场化运作的重要内容。商协会要努力创造条件,指导加强生产经营管理,实施品牌战略,以提高本行业产品及其商标的知名度和竞争力,逐步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跨区域跨行业
强大的现代商会, 需要很多元素去构成,第一,服务的目标要清晰,第二,服务的手段要强悍,第三,服务的理念和服务的手段也要根据时局的变化创新。在互联网+时代,商协会要做好政府对接,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商协会创新发展之道,最关键的是转型升级,而转型升级的关键又在于创新。观念要创新,组织要创新,服务模式也要创新。商协会之间还要合作联盟。“跨区域、跨国家和跨企业”是新商会的颠覆性打法,以“共赢主义”作为核心理念,从满足会员企业“需求”到满足“追求”的快速发展历程。
企业价值和社会价值
商会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在企业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一方面,商会要通过企业交流、项目推荐等一系列活动,为中国的民营、私营企业提供信息、整合资源、发现商机, 以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更好地奠定这些企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独特地位。另一方面,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加强中国民营、私营企业与政府、各地商会的沟通,开拓了视野,解决了社会就业,以更好地回报社会、感恩社会,从而为社会创造财富,为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来源|互联网
【摘要】商会文化是商会在长期发展实践中创造和逐步形成的为全体会员所认同、遵循的具有本商会特色的精神和理念。其主体内容是商会价值观、精神、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商会文化是商会灵魂。
提升内部凝聚力创建民主和谐充满活力的商会
商会的会员都是民营企业家,公司实力有差别、文化素质有高低、年龄有大小、工作生活经历有不同、性格脾气与兴趣爱好也有很大不同,各级商会采取各种方法提升内部凝聚力。体现关爱服务,将商会打造成会员的娘家,开展关爱服务是大多数商会的共同做法。
开展维权服务
维权是商会的重要服务职能。宁波商会运用商会资源优势,帮助企业排忧解难。为企业追回呆帐、死帐、赖帐款,使企业避免直接经济损失。在会员企业遇患难,遇灾害时,商会成为其坚强后盾。
开展评优活动
鼓励先进,树立榜样,弘扬正气,推崇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会员热爱商会,支持商会建设。潮汕商会连续多年开展“创先争优”评比活动。评比先进会长、理事、会员,评出了商会的“创业之星”、“乐善之星”“爱会之星”、“希望之星”、“耆宿之星”。
减少不和谐因素
每个商会都联系着一批企业,每家企业关系着千百人就业,一批企业关系着千家万户。在一家企业或一批企业中发生的问题、矛盾得不到及时妥善的处理,往往会给社会稳定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近年来,各级商会在化解矛盾、处理纠纷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文化产业商会协助解决多家会员企业因城市规划调整广告牌被拆除纠纷群体性上访事件。
在诚信经营氛围营造中,形成以诚信为精髓的商会文化
以诚信对诚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大大简单化了,交易成本也会降低。大力培育、宣传“诚信文化”,营造“无诚不商”的文化环境,商会已成为诚信文化的主要倡导者,并以这种文化影响和改善整个社会环境。一是开展宣传,营造诚信氛围。二是开展评比,引领诚信经营。三是开展消费维权,维护诚信环境。
在创建品牌商会进程中,形成以特色为优势的商会文化
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装饰商会通过举办文化节大力宣传普及绿色环保装修知识,提倡简洁风格设计,功能主义的装修方案,施工时不扰邻居等营造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相得益彰的文化氛围。包装商会积极推动包装行业循环经济发展,推进适度包装和减量化理念,推广“倡导节约,重视环保,反对商品过渡包装”社会文化氛围,引导企业从源头抓起,正确认识包装功能和适度包装之间统一的协调关系,推动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服装商会引导企业以服装为媒介,将文化艺术态度贯穿于设计中,力图通过创造性的思维,传递给社会一种服饰文化。力推服装产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时尚创意产业转型,使独特化、个性化、时尚化、品牌化成为当今城市服装品牌发展的主流,成为一个城市现代文化的象征。
围绕政府工作,开展会务商务活动
商会工作注意围绕政府中心工作展开,开展调查研究,当好政府部门的参谋和助手。尤其在招商引资、促进项目生成、壮大产业集群,推动区
域发展等方面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适应形势要求,建立党团工会组织
近年来,各级组织部门加大了在非公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力度,工作也不断创新,各级商会顺应形势需要,有条件的纷纷成立了党团组织。党支部的成立,使商会不仅有一个“乡情之家”,还有了一个“政治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