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禁毒日丨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2017-06-26
新闻来源: 北京常德企业商会
查看次数:1546

来源:长春广播电视台   2017-06-26

【核心提示】1987年6月12日至26日,联合国在维也纳召开由138个国家的3000多名代表参加的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部长级会议,会议提出了“爱生命,不吸毒”的口号,并与会代表一致同意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同时号召全球人民共同来解决毒品问题。国际禁毒日,全称是禁止药物滥用和非法贩运国际日。每年“6.26”国际禁毒日前后,我国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新闻媒介及其他媒体都会集中开展禁毒宣传活动。

今天

是第30个“国际禁毒日”

我们来谈一个严肃的话题 —— 禁毒

 

毒品泛滥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吸毒人群日益年轻化,年龄在16岁至64岁的人口中,约5%的人一年至少非法吸食过一次毒品。一朝吸,十年戒,一生痛。今天,国际禁毒日,珍爱生命!

如今的新型毒品会伪装成生糖片、奶茶等,看起来友好无害,实际上却混合了冰毒、K粉,一次“尝试”,终身遗恨!

戴上面具的毒品,你可认得?● 

一次“尝试”,终身遗恨!请带眼识人!● 

偶尔吸毒一次到底会不会上瘾?吸毒到底能不能减肥提神?在家种植罂粟“纯观赏”到底犯不犯法?

小编收集整理了十个常见的误解,一起来看看。



偶尔吸毒一次并不会上瘾?
 

错!

虽然吸毒的成瘾性与所吸毒品的种类和人的个体差异有关,但是实际上依赖性是所有毒品的基本特性,吸食毒品都会成瘾。千万莫尝第一口!

吸毒能减肥?

错!

有人看到吸毒者体态消瘦,误以为吸毒可以减肥。其实,吸毒人员体态消瘦是一种病态。因为吸毒成瘾后,人体的各种器官功能受到损害,机体吸收功能下降,导致体型消瘦。除此之外,关于吸毒的多种神奇“功效”都是不靠谱的。虽然吸毒暂时能带来精神上的放纵,换取到一时的“轻松”,但最终结果也只是虚耗身体。

吸食摇头丸、K粉不上瘾?

错!

摇头丸、K粉的依赖性主要体现在心理依赖。吸毒者在心理上所产生的效果和感受甚至比海洛因还要强烈,会产生顽固的“心瘾”。这些人一遇到心情不好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去摇头,寻找解脱,这就是强烈的心理依赖。而心理依赖是毒瘾难戒的根本原因。目前查获的摇头丸多含有冰毒等成分,依赖性更强。 

戒毒所能解决吸毒的所有问题?

错!

 一朝吸毒,终生难戒。

目前,采取戒毒措施后复吸的占大多数。他们也都有强烈的戒毒愿望,但失败者居多。因为吸毒造成的心理依赖像在人脑部扎根一样,一旦毒瘾发作时,痛苦和强烈的渴求会让吸毒者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不顾一切寻找毒品吸食。

吸毒、药物滥用纯粹是意志或人格力量的失败?

错!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吸毒、药物成瘾是一种发生在大脑的慢性复发性疾病,因此吸毒、药物滥用者与患有其他躯体疾病患者一样,都是病人。在吸毒、药物滥用过程中,病人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均发生了改变。诚然,吸毒、药物滥用者以强制(冲动)性用药行为的形式表现出来,但这种行为与反复使用药物过程中发生的大脑改变密切相关。

为吸毒成瘾者耗资治疗不值得?

错!

在对药物成瘾确实有效的治疗上投资,能降低毒品、成瘾药物对健康和社会负面影响(例如:犯罪、经济负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等)。国外的研究证明,用于治疗每一美元的投入可获得七美元的回报。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治疗均有成本效益,其耗资低于逮捕入狱的耗费 

我不吸毒,不需要了解毒品防范知识?

错!

不少人正是因为不了解、不知道毒品知识而误入泥潭的。不吸毒的人才是预防对象。中国自古就有“上医治未病”的观点,预防重于治病。如果没有这样的防范意识,就有被毒品侵害的可能。 

有钱人才会染毒瘾?

错!

不是有钱人才可能吸毒,只能说吸毒需要耗费大量钱财。吸毒是由于好奇、无知,或受他人影响、诱骗,或明知有害却偏去沾染的逆反心理驱使,才吸毒的。也有一些人思想空虚,以吸毒为时髦,寻求刺激,甚至用金钱拉拢他人吸毒。

容留他人吸毒不犯法?

错!

我国《刑法》规定: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另据《禁毒法》规定,上述行为不构成犯罪的,应处以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三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此外,偶然获得毒品转而私藏也属犯罪行为。

种植罂粟观赏不犯法?

错!

罂粟是制造鸦片、海洛因等毒品的原植物,国家对罂粟种植实行严格管制,只批准在限定区域内种植罂粟用于医疗。对种植500株以上的,经公安机关处理后又种植的及抗拒铲除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少量种植,在成熟前自行铲除的,不予处罚。

吸毒是从精神到肉体的摧残

远离毒品

远离那让生命之花凋谢的源头

呼唤每一个蓬勃的灵魂

不要让你的生命之树枯萎

对毒品say no !